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

当年轻人不再出门买菜,互联网菜场的好日子来了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 界面新闻 (ID:wowjiemian) ,作者:林北辰,头图来自:东方IC

当年轻人不再出门买菜,互联网菜场的好日子来了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界面新闻 (ID:wowjiemian),作者:林北辰,头图来自:东方IC

当你打开手机买菜,互联网菜场的风口就起来了

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陈晓已经抛弃了菜市场,连续半年在手机APP上下单买菜了。比起菜场的嘈杂、瓜果蔬菜的混乱摆放和小贩们的讨价还价,“90后”的陈晓选择每天下班之前打开手机应用,提前买好当天的食材,到家就可以洗手做羹汤。

最初,陈晓只用饿了么入口处的每日优鲜买当季水果,发现质量不错后,她下载了每日优鲜的APP尝试生鲜蔬菜,并在同事的推荐下用起了叮咚买菜。除此之外,盒马、京东到家也是陈晓常常翻牌的APP,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她还喜欢货比三家,挑出今天最便宜的那款。

最近,陈晓发现,小区附近的宣传突然多了起来。从地铁站走到家的500米内,她连续看到了叮咚买菜和盒小马的推展人员,穿着绿色、蓝色的背心,将易拉宝立在人流聚集处拉客。不同的是,叮咚买菜的地推宣传的是下载APP领优惠券,盒小马则告诉你如何在淘宝的淘鲜达内找到盒马的平价菜场。

运费减免、秒杀和特价水果活动增多是陈晓近期的感受。即使在那些不是购物节的节日里,陈晓也常常刷出APP中的“节假特惠”,叮咚买菜的母亲节专场中,她就用99元的价格买齐了肉菜蛋奶,过去这个价钱她逛一次水果商店就花完了。

在陈晓这样的用户感受背后,是互联网买菜市场在2019年以来动作频频:

美团买菜今年1月在上海测试后,3月底开始在北京上线;饿了么则宣布买菜业务覆盖全国100个城市,并在3月召开商家合作大会,联手叮咚买菜定下全国500城的目标;苏宁在苏宁小店的布局下,4月底也推出菜场业务,主打产地直销。

互联网买菜也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,福州的朴朴超市2016年起就在福州推行线上买菜业务,并向华南地区扩张,今年3月完成了5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。永辉、家乐福因为忌惮朴朴的快速扩张,陆续推出了“卫星仓”和到家业务。

在中国估值万亿的生鲜市场中,线上零售渠道的渗透率仅为3%。互联网巨头和创业者没有放过这块蛋糕,2014年以来,生鲜电商成为线上零售的“高岭之花”,领域的投资热度不减,创业项目层出不穷,但入局者有之、失败者更多,对商业模式的质疑层出不穷。

如今,万亿生鲜市场的故事再次开讲,巨头纷纷入局,线上买菜盛行,手机上的菜篮子来了。

一、旧土壤、新业态

线上买菜已经不是第一次站到舞台中央。

生鲜电商的概念于2014年兴起,一度成为创业热潮。据IT桔子数据显示,2015年,生鲜领域发生了246件投资事件,达到五年内最高值;投资金额总数的高点出现在2017年,年内融资金额总数294.48亿元。盒马、永辉超级物种的崛起让生鲜进入电商行业的视野,巨头陆续加码,每日优鲜、谊品生鲜、永辉和家乐福获腾讯投资,盒马与大润发背后站着阿里。

与此相对的,是大量创业公司未能踏过盈利的门槛,纷纷倒闭。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发布的“生鲜行业死亡名单”,2015年之前,有14家颇具规模的生鲜电商退出市场,其中还包括了亚马逊战略投资的美味七七。

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生鲜电商几乎把各种运营模式都演练了一遍,轻供应链、物流众包、前店后仓……漫长的过程中,裁员、业务萎缩、被收购、转型、倒闭各种消息都不绝于耳。

被称为“投资女王”的今日资本徐新也投过一个失败的生鲜电商项目。2015年,原“一号店”的高管团队离开公司,建立“U掌柜”寻求创业机会,徐新在对方没有商业计划书的情况下向“U掌柜”投了1000万美金A轮,表示看好前置仓模式做生鲜电商。然而,2017年,“U掌柜”宣布转型无人货架,彻底宣告了在生鲜电商试水的失败。

明星团队,明星投资人,却得到一个被迫转型的结果,生鲜电商至今被业内人士称为“最难的电商创业”。前置仓模式过重,需要覆盖店租、水电、人员和煤气四块成本;即使没有选择前置仓,做大仓模式依然面临前端供应链不完善、后端消费者难复购的困境。

电商专家云阳子分析,“线上买菜”的逻辑很简单,它是一个高频的消费行为,基本上所有的巨头都想涉及,但它的履约成本无法降低。以卖菜的平均毛利率20%来看,即使50元的客单价,行业内每单10元的利润无法覆盖履约成本,要做到13至15元的利润才能够盈亏平衡,这是过去的创业项目倒下的根本原因。

这一次“买菜”的卷土重来,三个前置仓案例的成功或许起到了关键作用

每日优鲜是最早实践前置仓的公司之一,2015年底宣布“all in前置仓”,以水果起家,逐渐扩展至其他品类。据每日优鲜提供的数据,目前平台的SKU数在1500左右,全国前置仓数量超过1500个,总部近2000名员工,自雇+第三方签约的配送员近一万人,单点配备的配送员为8个,承诺2小时内达,老客复购率达到80%。

最重要的是,每日优鲜在2018年拿到了高盛、腾讯、时代资本在内的4.5亿美元巨额融资,发言人在公开场合表示,公司在北京的业务做到了坪效10万,连续十个月盈利。极光大数据发布的《2019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》中,每日优鲜位列全行业第四,渗透率为0.4%,紧随盒马和京东到家。

叮咚买菜是每日优鲜在上海的直接竞争对手,货品更偏向蔬菜。同样是前置仓模式,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的差异在于不设最低配送价格,即使是1.5元一瓶的矿泉水也可以“0元配送”,并且叮咚买菜承诺“29分钟达”。界面新闻记者测试了每日优鲜、叮咚买菜、淘鲜达和苏宁四种买菜应用后发现,叮咚买菜是其中唯一一家真正做到半小时配送的公司。

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透露,截至2018年4月,叮咚买菜在上海的前置仓数量为235个,SKU数1700多,平均每个前置仓辐射周围20000户,日均订单数超过20万,月活用户数180万,人均消费为55元,用户复购率30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声称叮咚买菜的损耗率控制在0.9%,这个数字远低于永辉超市的4%。

福州的朴朴超市是目前互联网卖菜电商中SKU数最多的一家,达到3000,除了蔬菜瓜果,还有米面粮油等超市货品。在模式上,朴朴走的是“前置仓+纯线上运营”的路线,服务范围覆盖周边1.5公里居民,目前可知前置仓数量为34个;朴朴的另一特色是自建团队,和业内普遍的用第三方配送员不同,朴朴的所有配送员均为公司员工。根据公开资料,朴朴的客单价达到58元,用户留存率超过45%,部分前置仓突破了日均8000单。

行业热潮也有资本助推。叮咚买菜背后是高榕资本、今日资本和具有地产背景的红星美凯龙;高榕资本同时也是朴朴超市的资方;每日优鲜三次获腾讯投资,其他股东还包括启明创投、时代资本等多次投出新零售独角兽的基金。

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认为,线上买菜这个事情并不新鲜,生鲜电商也是老生常谈,市场的成熟得益于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,美团饿了么培养出用户在线上下单的习惯,多年的沉淀也让前端供应链更加完善,这两个因素共同推进“线上买菜”在旧土壤中萌发新的生机。

二、零散的格局

尽管都是瞄准“买菜”生意,不同公司根据自身基因选择了不同的布局。

以饿了么为例,饿了么旗下买菜业务选择了平台模式,通过连接品牌和消费者,并渗透进零售商中打通供应链,以此提升流量的分发效率。今年3月,饿了么举行了商业合作伙伴大会,重点在于和商户进行数字化改造、共建平台能力,同赛道之一的叮咚买菜就是饿了么的合作伙伴。

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是典型的前置仓模式,前置仓也是目前大部分入局者选择的履约方式:通过城市内撒网式布局,在区域内密集建仓,将小型的仓库放在离消费者较近的地方,一旦接单,快速分配配送员进行送货,满足了快速送货的需求,消费对象以生活节奏较快、要求时效性的年轻人为主。

在上海圈地之后,叮咚买菜向华东区域的杭州、苏州扩张;同一时间,在北京发展成功的每日优鲜宣布十亿资金进上海,与叮咚买菜在上海正面交锋,截至目前在上海发展出170多个前置仓。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在选品上有所差异,作为用户的陈晓评价“叮咚买菜买菜,每日优鲜买鲜果”体现出市场对这两个公司的印象。

前置仓在一二线城市布局广泛,可以粗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:

永辉超市、苏宁小店等既有业态衍生出来的前置仓,作为商超的补充,将线下店的营业空间腾挪出一部分作为线上下单专用的小仓;每日优鲜、叮咚买菜等专注前置仓式的电商,以“城市分选中心+社区微仓”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,配送时长从30分钟至2小时不等;朴朴超市则是以“线上+前置仓”的模式在福州圈地,将线上流量导到线下,创始人是广告行业背景,擅长营销和地域性推广。

美团买菜瞄准的是社区场景,同样是前置仓,美团的目标在于社区化,3月26日启动北京市场时,测试选址在天通苑、北苑两大居民区,早晨和傍晚分别推出“品质”和“优惠”活动,提出的是1.5公里配送的口号,3个月内共发展出10个前置仓。

与一众玩家稳扎稳打的做法不同的是,美团买菜仅推出60天就从上海跳到了北京。按以往的经验,密集铺点、区域扩张是被证明可行的道路,但美团买菜依靠平台原有的配送能力,做出了“京沪跳”的决定。这也是美团在生鲜领域的扩张风格,2018年试水的小象生鲜就是对“线上线下一体化生鲜超市”的尝试。

苏宁的买菜业务则更像苏宁小店的补充。在苏宁的智慧零售布局中,苏宁小店是连接一切的排头兵,不仅是社区便利店、CBD大客流店、手机体验店,还可以作为社区生鲜业务的灵活性仓储。将小店和前置仓结合,定期组织员工到原产地采购,顺着风口推出了“线上买菜”和产地直销的口号。

事实上,要做到“线上买菜”,前置仓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,以大仓为主的拼团、预售在下沉市场更为普遍,2018年社区团购出现井喷式融资,用小程序下单、第二天小区团长内提货的购物行为,在起源地长沙市获得了日均50万单的成绩。此外,每日一淘、苏宁拼购等主打特价、预售的买菜玩法在下沉市场也占据一席之地。

云阳子认为,前置仓和大仓相辅相成,前置仓注重及时性,大仓在于规划性。大仓和前置仓对比,平台可以“少搬了一个箱子”,从城市仓直接到消费者,这样的模式损耗较少,适用于批量性购买,与叮咚买菜的“买一根葱就送”不同,大仓适合“一次买五斤、十斤”的消费行为,拼多多上的生鲜水果就是典型的大仓模式。

“菜场我每天都去,不想提重物的时候就买朴朴超市的桶装油,”福州晋安区56岁的刘阿姨说,“但是我们小区里有人在做团购,没事和邻居一起拼个团也开心的。”刘阿姨同时表示,其实网上买的菜和菜场质量差不多,她的购物行为较为随机,并没有对哪种购物渠道产生偏爱。

三、无法逃避的盈利问题

叮咚买菜从未对外公布过前置仓单点盈利的比例。

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,为了更合理有效地扩张市场,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每达到日均1000单的业绩,就会着手将这个仓库扩建成两个,所以叮咚买菜从未计算过盈利网点占总数的百分比。

而为了保障服务质量和速度,叮咚买菜保证每一个点位配备2:1的配送员和分拣员,每个小仓的工作人员有十几人,并对每一个入职的配送员都进行为期一周的“礼貌培训”,从打电话、发短信、上门送货到敲门的礼仪都有一套讲究。在上海,叮咚买菜的公司员工只有300左右,但和第三方签订合约的配送员数量达到7000人。

这些措施的背后,是互联网式卖菜平台意识到服务质量会带来用户黏性

新一代崛起的买菜主力军是80、90后,这批人往往重视时效,将购物体验作为第一要素。不过,每一个“礼仪”都是更高的人力成本,光是配送员入职培训一周,叮咚买菜就要付出一笔颇有分量的代价。

更高的成本来自于房租与电费。叮咚买菜的前置仓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;在店铺位置的选择上,则尽量避免沿街店铺,老厂房、背街小巷是首选。界面新闻记者走访后发现,每一个仓内都配备了至少十个大型冷藏柜,租金和24小时对这些机器供电也是巨额支出。

当年轻人不再出门买菜,互联网菜场的好日子来了

摄影:林北辰

为了卡位圈地,叮咚买菜进入杭州和苏州市场,这一部分的成本也需要从上海地区的营收里划出。由此看来,叮咚买菜与其说“从未计算”,不如说“不敢计算”单点盈利的比例。

海通证券的调研报告《社区新零售,叮咚买菜的案例分析》为叮咚买菜算了一笔盈利的账:叮咚买菜在基于“前置仓平均租金水平3元/平米、客单价50元、毛利率30%、单仓20个配送员、10个分拣员”的前提下,单个前置仓日均订单实现1250单时可实现盈亏平衡,这个要求高于其负责人举例的“日均1000单”。

盈利是所有社区买菜、线上买菜和生鲜电商共同的难题。

4月,盒马和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都曝出了关店新闻。小象生鲜在无锡、常州两地门店停止营业;盒马鲜生在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也关门了,CEO候毅坦言“做零售业,没人能保证成功……此前盒马舍命狂奔,肯定有开过头的情况。”

巨头的试水行为把互联网买菜炒出了新的热度,但“买菜”这个看似简单的购物行为,覆盖了农贸、供应链,中期的冷链、物流,至最后一公里的用户服务,从单点盈利到复制,每一个商业环节都需要投入;消费者关心的配送、新鲜、价格缺一不可。

基于此,云阳子认为“线上买菜”市场链条复杂,不可以简单地称为“蓝海”或“红海”,企业要活下去,需要扩大SKU数,不仅限于生鲜或者蔬菜,而是覆盖全品类,将客单价和毛利率都拔高才能留存下来。

每日优鲜合伙人王珺预测,5年后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大概会有5万亿元,生鲜在线规模大概1万亿元,前置仓生鲜到家业务会成为生鲜在线市场钟的主营业态,1万亿体量里可能会有近6000亿以上是由前置仓到家业态创造的。

从极光的市场报告来看,生鲜电商行业的增长已经放缓,进入“下半场”,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渗透率有所提升,达到5.3%,是2018年同期的两倍。可以推测,即使困难在前,剩下95%的想象空间依然能让创业者和巨头们前赴后继。

End

#4月,零售团到上海参访了林清轩,听创始人孙来春讲了关于拉新、复购、线上线下联动的独门诀窍。5月,零售团即将参访西西弗书店,一探他们以人为单位精细化运营的实战方法。想要一起来吗?现在就入团吧!

虎跑团 · 零售消费团

用 6800 撬动过亿大盘生意

?分享虎嗅顶尖商业资源?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in2j.com/1250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